《民聲面對面》推薦——走進湖口縣流芳鄉聯合鄒野雞自然村,只見“宅改”火熱進行中。4月23日動工,兩天便拆除了54處圍墻及余屋。盡管雜物來不及清理,房前屋后略顯凌亂,但看上去較以前敞亮多了。無人機俯瞰全貌,整村依山而建,如一字長蛇陣,村前村后良田環抱,池塘平靜如鏡。
全村無償拆除圍墻和余屋,“野雞村”改名“鳳凰村”!
村莊原名鄒野雞,距流芳集鎮4.7公里,三面與都昌縣交界,現有居民近80戶,約400人。該村古稱烏雞籠,相傳一位當宰相的外甥進村拜年,開道的鑼聲驚得祖堂飛出一只野雞,遂改村名為鄒野雞。奮進新時代,開啟新篇章。村民主動求變,想讓“野雞”變“鳳凰”。
怎么改?誰來改?村民理事會早已刻好章子。2021年,全村農田高標準改造后,就近劃出菜園,按家庭人口數所屬區間分配。其余田地統一流轉,租金收入歸集體,非農業戶口不參與分紅。正是這一改革,將全村人的心緊緊凝聚在一起。今年,趁著全縣“宅改”試點的東風,村民達成一致意見,以“宅改”促村莊環境整治,以“宅改”促秀美鄉村建設。
拆除圍墻和余屋,拓寬道路,雨污分流,電路改造,綠化、亮化,建停車場、籃球場及村民活動中心等,村民心頭有本規劃圖。
破立之間,拆舊最難!村民議定方案,簽好協議,網格化壓實責任,理事長帶頭拆,理事會成員、黨員干部、低保戶、建檔立卡戶緊隨其后,一般群眾放最后。拆后,著手劃線,改路改電、治理污水……村民擬好了作戰圖。
“村里年輕人理念超前、思想統一,老年人積極發揮余熱。只要公平公正公開,一碗水端平,大家就不會有意見。我們的初衷是趁著‘宅改’的機會,以點帶面,把鄉村建設得更秀美,為有志青年返鄉創業打好基礎,不拖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后腿。”兩年來,黨員理事長鄒春華先后發出倡議、致信全體村民,齊心協力共建家園。
“野雞”變“鳳凰”,春華秋實,初冬看成效,村民在行動、在期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