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的3個方案和關于做好自貿試驗區第四批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工作的通知,旨在更好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
其中,廣東自貿試驗區圍繞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先行區、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范區,提出了18個方面的具體舉措;天津自貿試驗區圍繞構筑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增創國際競爭新優勢、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提出了16個方面的具體舉措;福建自貿試驗區圍繞進一步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加快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提出了21個方面的具體舉措。
自貿試驗區建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筆者認為,此次公布的方案,聚焦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等改革關鍵環節,在多個領域深入開展改革探索,將在助力中國經濟增長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以廣東自貿試驗區為例,其建設目標是到2020年,率先對標國際投資和貿易通行規則,建立與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貿易中心和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相適應的制度體系,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先行區、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范區。強化自貿試驗區同廣東省改革的聯動,各項改革試點任務具備條件的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全面實施,或在廣東省推廣試驗。
筆者認為,不管是哪個自貿試驗區,要實現各自的建設目標,必然需要在多方面發力。比如,要持續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健全金融創新發展和監管機制,創造一流的國際化營商環境;擴大先進制造業領域和銀行、保險、金融服務業的開放,發揮優勢,加強新興產業領域的制度創新,提前發力布局,在多個領域培育生成一批新項目、好項目等。
事實上,從自貿試驗區這幾年的運行情況來看,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也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天津自貿試驗區為例,三年來累計登記市場主體4.5萬戶,是設立自貿試驗區之前市場主體的2倍。用占全市1%的面積創造了全市約12%地區生產總值、近10%的一般預算收入、四分之一的實際利用外資,以及三分之一的外貿進出口額,改革開放的紅利充分釋放,有效促進了天津經濟高質量的發展。
筆者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自貿試驗區改革經驗的推廣,將會形成更多元化、更高水平的制度創新成效,更好地釋放自貿試驗區的改革紅利和開放紅利。而這些紅利的釋放,必將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添磚加瓦。 (擇 遠)
網站地圖 合作伙伴 版權聲明 關于本站
江西報業網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復制或建立鏡像
蘇新網備:2212101號 ICP證:B2-20030059
聯系我們:920 891 263@qq.com